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回顾及强化练习题5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回顾及强化练习题
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总体性,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培养人的总要求,它是各级各类学校都*遵循的总目标;培养目标则有其具体性,它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培养人的具体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不同,这就使各级各类学校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从而增加了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
3.教育目的的功能
A.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一,对教育的社会性质有定向作用,为教育“为谁培养人”作了明确规定;第二,对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第三,对课程的选择及其建设有定向作用;第四,对教师的教学方向有定向作用。
B.教育目的的调控功能。*一,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第二,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第三,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C.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一,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凭借;第二,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D.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一,激励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第二,激励受教育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
4.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A.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
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南京健康管理师培训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