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998-6158

点击此处免费预约试听课程»

常见问题
学习资讯
学习资讯

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练习题教师资格

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练习题

1、学校体育: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体育学习策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


3、体育课程实施: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过程。


4、体育课程资源: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广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指形成体育学习内容的直接来源。


5、课外体育活动: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6、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指社会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7、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8、课余体育竞赛: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9、体育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10、学习水平目标:学习水平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所划分的水平等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共设立了六个学习水平,每个学习水平都设立了明确的水平目标,并根据水平目标来确定每个学习水平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建议。


学校联系方式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上海长宁区健康管理师培训上海长宁区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