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师资格
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对教学目标的阐述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5)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
(2)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3)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page]
(四)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
据以上教材、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理解水平的内容,其中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学生初中就已经涉及,所以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本节的重点是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所起的作用。首先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即以艾滋病为例,说明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然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学习来解决之前的问题。对体液免疫的教学,让学生结合体液免疫的示意图阅读教材进行问题讨论,然后用图解的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免疫的过程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的辅助手段,使学生有个直观印象,再来层层深入探讨相关问题,较后用图表表现出简单过程。在艾滋病病因的基础上,让学生考虑T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从而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二、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是一种合作活动也是一种体验。因此,教师教学方法选择如何?是否有利于创设一种有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主动还是被动。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资料搜集法、成果展示法、讨论学习法、赏识性评价等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三、教具准备
1.幻灯片:学生搜集的资料汇总。
2.视频1:温家宝总理看望阜阳艾滋病孤儿和患者。
3.多媒体CAI:动态演示细胞免疫的过程。
4.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
导入新课
【显示P2】艾滋病,一种让世人惊恐无措的疾病,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日,并且各国对此都很重视,从**的身体力行便可以看出。艾滋病被称为免疫缺陷病,会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崩溃,因此在研究它之前,我们首先得学习免疫相关的知识!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page]
新课教学
【显示P3】请大家学习课本P35-36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学案中的练习,并请同学将自己的答案与大家分享!【1分钟后】请 ,将你的答案念出来跟大家校对。
……,好,请坐,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
在此,我想针对大家的回答强调几点:【显示P4】关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其中免疫器官可以参看课本P36图2-14。
好,我们通过2道题目巩固一下:【显示P5】
生活中,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没有不适。这主要因为我们身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着这些病原体的攻击,【显示P6】请问这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请 回答。
……对,由于前2道防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所以我们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而第三道防线往往针对某一特定抗原产生的,具有针对性,故称之为特异性免疫,并且根据它的作用过程我们将其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类型。
【板书】前两道防线大家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所以今天我们就重点学习第三道防线是如何作用的?首先请大家阅读课本P37关于体液免疫内容,完成学案中的3个问题【显示P7】【3分钟后,边读教材边讲解抗原抗体】……然后请2位同学上讲台完成体液免疫的文字流程图【显示Flash练习】【提示并做演示】已经将关键词提取出了,只需要拖拽入对应的方框即可,请2位同学,相互可以讨论。
……有没有同学觉得需要补充或完善的?【纠正、完善后】【显示P8】【标准答案】请大家补充完善自己的书写!同时在此强调几个地方:
①每种病原体都有特定的抗原,经吞噬细胞后将其暴露出来,这些特定的抗原常常也称抗原决定簇。【板书】
②在少数抗原直接刺激下,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用下,B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少部分形成记忆细胞,大部分形成浆细胞。其中浆细胞也称效应B细胞。【板书】
③其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时,也将特定的抗原传递给了B细胞,这一点课本中没有文字说明,但是课本的图形给出了标明【指出课件中的红色小点】,请同学们自己注明在文字流程图中。
④由浆细胞产生抗体,并由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较终被吞噬细胞吞噬的过程【视频超连接】
⑤课本中描述关于记忆细胞和抗体关系时有一个省略,为了防止大家误解,请将其补充完整,就是较后一句话:“……产生大量的抗体”,改成“……产生大量浆细胞,进而产生大量的抗体”。
[page]
接下来我们具体学习,当记忆细胞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引发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显示P9】通过课本刚完善的关于记忆细胞的描述,结合曲线来学习再次免疫的三个要点:【显示P9-2】【边读教材边强调,提示学生归纳3个要点】
以上就是体液免疫的过程,下面我们通过一道题目看看大家的学习情况【显示P10】
通过体液免疫的学习,我们知道体液中的病原体如何被清除,但有时候一些病原体是寄生在细胞里面的,如病毒、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抗体却不能进入细胞。【学生答:细胞免疫】【显示P11】请根据学习体液免疫的过程,结合学案图形和课本内容归纳细胞免疫的文字流程图解,等一下展示几位同学的归纳结果 同学。
【显示学生学案】完善 【显示P12】 【标准答案】
这里有几点要强调的:
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时也有淋巴因子产生【回放显示P11】【切换P12】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加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功能,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加强B细胞的增殖分化。
②靶细胞破裂后抗原暴露出来,免疫又进入体液免疫阶段。
③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完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巩固新课
接下来通过几道题目来看大家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显示P13】 【显示P14】 【显示P15】 【显示P16】 请按照自己的思路,根据图示字母和数字*题,例如可以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物质、免疫过程或结合*一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思考,并讲你出的题目给同桌做一做看,接着我们展示一下几位同学的*题 同学。
小结:采用师生问答形式,让所有的同学都加入到这其中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1,2,。第1题为必做题,第2题为选做题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合肥蜀山区健康管理师培训合肥蜀山区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