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国考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命题考点分析
教资国考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题考点分析
*一节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题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用于调整教师与社会、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自身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题点2: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解读
2008年教育部和*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联合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表述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大内容。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
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为人师表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知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题点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特点
1.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人民教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道德的具体表现。它是履行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这就是说,只有首先具备这一道德感情的信念,才能做到自觉履行其他师德规范,为人民教育事业尽责尽力。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学生除了向书本学习之外,主要是向教师学习。在儿童、青少年心目中,教师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所以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他们的模仿和可塑性都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合肥蜀山区健康管理师培训合肥蜀山区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