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复习: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变化
执业医师复习: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变化
一、呼吸频率变化及临床意义★★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18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
1.呼吸过速:频率>24次/分。可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等;一般体温升高l℃,呼吸大约增加4次/分。
2.呼吸过缓:频率<12次/分。见于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及颅内压增高等。
二、呼吸深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1.呼吸浅快:见于呼吸肌麻痹,肺部疾病等。
2.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紧张等。
3.呼吸深慢:称为Kussmaul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等。
三、呼吸节律变化及临床意义★★
1.潮式呼吸:又称Cheyne—stokes呼吸,其特点是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继而出现一段呼吸暂停。这种周期性呼吸变化为潮式呼吸,每一周期长达30秒至2分钟,暂停期可持续5~30秒,是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的表现,可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升高,巴比妥中毒等。
2.间停呼吸:又称Biots呼吸。特点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然后又开始呼吸,其临床意义同潮式呼吸,但更为严重。
3.抑制性呼吸:由于吸气时胸部发生剧烈疼痛所致的吸气相突然中断,呼吸运动短暂的受到抑制,常见于胸膜炎,肋骨骨折等。
1. 叹息样呼吸:在一段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息,见
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症等。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北京朝阳区执业药师培训北京朝阳区执业医师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