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教师资格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思想内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黑人能在美国当总统并连任,这在一百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那时的“黑人”几乎与“奴隶”是同义词。他们没有土地,受不到教育,生活没有丝毫改善的可能。
尽管南北战争之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的种族歧视和压迫仍然十分严重,黑人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自由。
在此情形下,美国黑人以争取平等自由为目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这场运动中杰出的领*。
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雕像前,他面对参加集会的25万人发表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二)整体感知
从体裁上讲,本文属于演讲稿,既是演讲稿,就一定适合朗读。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看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再细细地品品,看看这篇的演讲稿又有怎样的魅力呢?
1.教师朗读课文。
2.男女生各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课文。
教师:为了更好地朗读,我们来进行一个男女同学间的简单比赛吧!具体要求是:先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朗读,然后男女双方各推荐一到两名代表到讲台上去读或演讲,看看哪一组表现积极,读得好。
(三)深入研读
1.定位原文,概括“梦想”
(1)教师:刚才这几位同学读得很好,下面看看同学们的思考能力怎么样。首先请大家想想,马丁·路德·金到底有什么梦想?这个内容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哪个部分?
【明确】第17至25段。
(2)集体朗读第17至25段。
(3)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试着概括出“梦想”。
【明确】他希望将来有一天,黑人能和白人一样享有民主、平等和自由,情同骨肉,携手共进。
2.提出问题:既然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要用九段文字来表述呢?是不是太罗嗦了?这里运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运用了排比、反复、比喻这些修辞手法。
3.提问这些手法的作用。
【明确】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有说服力;起强调作用,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气势贯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听众共鸣。
教师:这些手法恰恰是演讲稿中较有用的,也是较常用的手法,我们应该掌握。
(四)拓展提升
1.仿写排比段落
教师:我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英国女作家伏尼契说:“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我相信同学们也有自己崇高的理想。”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写一段排比句,或者几个排比段,不少于三个,来说说我们自己的梦想。
2.交流自己的梦想。
3.补充交流了解到的其他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伟大人物。
(毛泽东、切·格瓦拉、甘地、玻利瓦尔)
(五)小结作业
把课堂上写的排比段扩充为一篇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主题的演讲稿,下节课进行演讲比赛。
《我有一个梦想》答辩
问题:你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谢谢考官的提问!
本节课我的重点是学习文中排比手法的运用,并试着仿写一段话。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加严密透彻,同时让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高中对于写作的要求较之之前各学段有较大提高,学生写作练习的重心也开始向议论文倾斜,因此结合作品,随文学习写作的手法、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重庆永川区健康管理师培训重庆永川区教师资格证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