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区报健康管理师培训需要什么条件
健康管理师是指从事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
课程内容:
健康管理概论、健康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初级卫生保健、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检的基础知识、循证医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医学、医学信息学、膳食与营养等。
报名条件:
(1)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
(2)具有非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健康管 理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医药卫生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健康管理师三 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职业特点:
知识延伸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参考蛋白质相比较,缺乏较多的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缺乏较多的一种称*一限制氨基酸。由于该种氨基酸缺乏或不足,限制或影响了其他氨基酸的利用,从而降低了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食物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接近的食物,在体内的利用率就高,反之则低。例如,动物蛋白质中的蛋、奶、肉、鱼等以及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较接近,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利用率较高,故称为优质蛋白质。其中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较为接近,在比较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时常作为参考蛋白质。植物蛋白质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含量相对较低,所以营养价值也相对较低。
3)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蛋白质未经消化不易吸收。一般食物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及小肽后方能被吸收。由于唾液中不含水解蛋白质的酶,所以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但主要在小肠。胃内消化蛋白质的酶是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较适宜作用的pH为1.5~2.5.胃蛋白酶对乳中的酪蛋白有凝乳作用,这对婴儿较为重要,因为乳液凝成乳块后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充分消化。
氮平衡(nitrogenbalance)是指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氮平衡常用于蛋白质代谢、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和蛋白质需要量研究。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B=I-(U+F+S)式中,B:氮平衡;I:摄入氮;排出氮(U:尿氮;F:粪氮;S:皮肤氮)。
当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时为零氮平衡,健康成年人应维持零氮平衡并富余5%.如摄人氮多于排出氮则为正平衡,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妇女怀孕、疾病恢复时,以及运动、劳动等需要增加肌肉时均应增加适当的正氮平衡,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摄入氮少于排出氮则为负氮平衡,人在饥饿、疾病及老年时,一般处于负氮平衡,但应尽量避免。
4)蛋白质的生理功能:①构成身体组织;②调节生理功能;③供给能量。
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例如,玉米、小米单独食用时,赖氨酸含量较低,蛋氨酸相对较高;而大豆中的蛋白质恰恰相反,玉米、小米和大豆混合食用时赖氨酸和蛋氨酸两者可相互补充;若在植物性食物的基础上再添加少量动物性食物,二者蛋白质的生物价还会提高。
蛋白质互补作用应遵循的原则:为充分发挥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三个原则:
A.食物的生物学种属愈远愈好,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比单纯植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要好。
B.搭配的种类愈多愈好。
C.食用时间愈近愈好,同时食用较好。
6)蛋白质推荐摄人量及食物来源:理论上成人每天摄人30g蛋白质即可满足零氮平衡,但从安全性和消化吸收等因素考虑,成人按0.8g/(kg.d)摄入蛋白质为宜。按能量计算,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10%~15%,儿童青少年为12%~14%.但*营养学会提出的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蛋白质推荐摄人量为75g/d,成年女子、轻体力劳动者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65g/d.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两大类。植物性蛋白质中,主食谷类含蛋白质10%左右,蛋白质含量虽不算高,但仍然是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大豆含蛋白质高达36%~**,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合理,在体内的利用率较高,是植物蛋白质中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蛋类含蛋白质11%~14%,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奶类(牛奶)一般含蛋白质3.0%~3.5%,是婴幼儿除母乳外蛋白质的较佳来源。肉类包括禽、畜和鱼的肌肉。新鲜肌肉含蛋白质15%~22%,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优于植物蛋白质,是入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为改善膳食蛋白质质量,在膳食中应增加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一般要求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应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30%-**.
三、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因需要量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小,称为微量营养素。
1.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每日仅以mg或ug计算),但*经常由食物供给。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差异极大,通常按溶解性质将其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1)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视黄醇)、维生素D(钙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E(生育酚,抗不育维生素)、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2)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B族中主要有维生素B1(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PP(尼克酸或烟酸、抗癞皮病维生素)、维生素B6(吡哆醇、抗皮炎维生素)、泛酸(遍多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钴胺素、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2.矿物质人体内的元素除碳、氢、氧、氮以有机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统称为矿物质。矿物质又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多,需要量较大的为常量元素,有钙、镁、钠、钾、磷、氯、硫七种。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包括铁、碘、锌、硒、铜、锰、铬、钴,共8种。此外,氟属于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还有一些极微量元素,近期发现在人体可能也有重要的功能作用。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重庆黔江区健康管理师培训重庆黔江区教师资格证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