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常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资常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小学科目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内容,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以及个别差异性。在历年的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曾多次出现,一般来说考察题型多为客观题,但也有可能考到简答题。本文将会结合常见的历年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具体表现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就好像个体运动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2.教育启示
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具体表现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强调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
2.教育启示
教育工作*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具体表现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例如,新生儿(出生*一年)与青春期是儿童身高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例如,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
2.教育启示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较佳期。只有抓住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关键期,才能促进这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这个方面没有在应该发展的时期得到进步,那么在之后的生命中很难再得到发展,例如狼孩便是错过其语言形成的关键期。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1.具体表现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进行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弥补。
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我们经常发现残疾人身体上出现了问题,但是他们用自身的强大意志促使了自己的前进,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2.教育启示
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具体表现
个别差异性,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2.教育启示
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例如:
1.人的发展具有两条规律:中心四周律和头尾律。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答案】A。解析:题干体现了个体身体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顺序,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有针对性 C.因材施教 D.抓关键期
【答案】B。解析: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所以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进行教育。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重庆黔江区健康管理师培训重庆黔江区教师资格证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