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学习资讯
如何理解借贷记账
如何理解借贷记账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即以会计等式为理论基础,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原则的一种记账方法。记账符号,是会计上用来表示经济业务发生时,涉及的金额应当记入有关账户的记账方位。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即以“借”作为账户的左方,“贷”作为账户的右方。“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是会计上的专门术语,用来标明记账方向,“借”表示账户中左方金额栏,“贷”表示账户账户中右方金额栏。至于是“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结构。
例如,资产类账户:登记借方金额,表示该账户金额增加;登记贷方金额,表示该账户金额减少,即资产类账户“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负债类账户则相反,负债类账户“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所有者权益账户与负债类账户的“借”“贷”符号的含义相同。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较初借、贷二字的含义,是反映债权、债务,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已失去了原来的含义,演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
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是根据资产类会计科目所设置的账户,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和期初、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即当资产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借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权益类账户结构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同,统称为权益类账户。它们是根据负债类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设置的账户,用来登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及期初、期末余额。资产和权益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其账户结构是截然相反的。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通常在贷方。即:权益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借方。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三)成本类账户结构
成本类账户,是根据成本类科目而设置的账户,用来反映成本的发生额和结转额。企业发生的成本,实际上是对企业资金的一种占用,所以,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似。即: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与资产类账户结构不同的是,成本类账户在期末要向有关资产类科目结转一部分完工成本。例如,一般工业生产企业,期末应将已完工的产成品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结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结转后“生产成本”账户余额为期末在产品成本。当然,如果本期没有完工的产成品,则无需结转。
成本类账户在一般情况下很少有贷方发生额,只在个别情况下才有贷方发生额。对于工业生产企业,成本类账户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生产成本”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生产成本,一般在“生产成本”账户下还要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账户。企业基本生产单位(车间、分厂等)发生的直接生产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记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发生的间接生产费用先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期末再分配结转各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结转后,“制造费用”账户无期末余额。企业辅助生产单位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期末再分配结转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期末余额。
(四)收入类账户结构
收入类账户是指损益类账户中用于核算收入、利得的账户,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汇兑损益”等账户。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入和利得,将导致企业利润增加,较终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此,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相似,即:收入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结转前的余额在贷方;结转后,期末无余额。收入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不同的是:收入(利得)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取得的经营成果,期末应当将该类账户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以便结算本期利润;结转后,该类账户无期末余额。会计上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为了使下一会计期间的收入类账户的金额能够反映下一会计期间的实际取得的收入和利得状况。
说明:(1)收入类账户:本期结转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合计-本期减少发生额合计期末余额=0。即: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合计+本期结转额。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汇兑损益”等账户,属于既核算收益又核算损失的账户,也把它们列入收入类账户,在账务处理时,应将损失作为“收益的减少”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即: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汇兑收益等分别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汇兑损益”等账户的贷方;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损失、汇兑损失等分别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汇兑损益”等账户的借方。
(五)费用类账户结构
费用类账户是根据损益类科目中用于核算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和各项损失等科目所设置的账户,即费用类账户是指损益类账户中用于核算费用、损失的账户。对一般企业来说,费用类账户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账户。
企业在通过经营活动而取得收入和利得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相应的费用和损失,这将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较终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因此,费用类账户的记账方向与收入类账户记账方向相反,即: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结转“本年利润”账户前的余额在借方;结转后,无期末余额。费用类账户结构与成本类账户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费用类账户无期末余额,而成本类账户一般有期末余额。
费用类账户:期末结转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合计-本期减少发生额合计。本期增加发生额合计=本期减少发生额合计+期末结转额。
需要说明的是:
(1)成本类账户在性质上也是资产类账户。例如,工业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账户余额就是在产品的成本,而在产品则是企业存货资产的组成部分。
(2)对于资产类和负债类账户,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方向相同,表明该账户的性质未发生变化;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方向相反,则表明该账户的性质已发生了变化。例如,“应收账款”是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期初尚未收回的账款,如果该账户期末余额仍在借方,则反映的是期末尚未收回的账款,仍为资产性质账户;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则表明本期预收了账款,预收账款为负债项目,本期预收账款余额大于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与本期应收账款净增加额之和时,“应收账款”账户期末余额才会出现在贷方,因而该资产性质的账户就变成了实际上是负债性质的账户了。这种情形往往发生在企业预收款项业务较少的情况下,企业在预收款业务较少的情况下,可以不设“预收账款”账户,只设“应收账款”账户,发生预收账款时,记入“应收账款”账户贷方。这样,当“应收账款”账户期末余额出现在贷方时,“应收账款”账户实质上就变成了“预收账款”账户。
类似的情况还有“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反映往来账款的账户,以及“待处理财产损溢”等双重性质账户。“应付账款”账户期末余额在借方时,就由负债性质的账户变成了资产性质的“预付账款”账户;“预付账款”账户期末余额在贷方时,就由资产性质的账户变成了负债性质的“应付账款”账户;“预收账款”账户期末余额在借方时,就由负债性质的账户变成了资产性质的“应收账款”账户。“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期末余额在借方时,表明财产清查盘点时发生了“盘亏”,即账面资产数大于实存资产数,应将盘亏的资产账面价值从相关资产的账户中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借方,如果到期末企业管理者尚未对盘亏事项进行处理,则“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就出现了借方余额,此时该账户就具有资产性质;反之,如果“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期末余额在贷方,则表明财产清查盘点时发生了“盘盈”,即账面资产数小于实存资产数,应当按照重置成本确认盘盈资产,同时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贷方,在此情况下,盘盈资产视同来源于负债,“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期末余额在贷方时即具有了负债性质。企业资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所有者的权益性投资,二是债权人的债权投资。所有者的权益性投资形成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债权人的债权投资形成了企业的负债。企业盘盈的资产只能视同来源于负债。因此,可根据上述这些账户的期末余额方向来判断其性质,如果期末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反之,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则是负债类账户。
(3)对于损益类账户中的收入、费用类账户,由于这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在期末结账时都要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所以无期初、期末余额。在会计实务中,计算“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可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方向相同相加,方向相反相减,结果为余额。“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本期收入类账户转入额大于费用类账户转入额时,“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在贷方,表明企业盈利,其期末贷方余额就是企业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如果本期收入类账户转入额小于费用类账户转入额,则该账户期末余额在借方,表明企业经营亏损,其期末借方余额为企业本期发生的净亏损。
“本年利润”账户的期末余额,将直接导致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化。但是,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平时在月末一般并不结转“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只在年度终了时才予以结转,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余额为零。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信阳平桥区会计实操培训信阳平桥区初级会计职称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