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学习资讯
工业企业会计结转销售成本是依据什么
成本会计是基于商品经济条件下,为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成本和费用的会计活动,现代成本会计是为克服通货膨胀所引起物价变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弊端,在物价变动情况下,以资产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那你知道工业企业会计结转销售成本的依据是什么吗?接下来小编就告诉你工业企业会计结转销售成本的依据是什么。
工业企业月末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相关成本的会计分录为:
1、直接材料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直接人工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3、制造费用结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4、结转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工业企业会计结转销售成本的依据是什么
2结转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简单地说,销售过程的业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收入的增加,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二是库存商品的减少,即结转已经销售商品的生产成本。此处结转初学者在理解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同学编制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问题主要出在知识的前后衔接上,生产成本已结转至库存商品中去了,这样处理犯了重复结转的错误。
销售的是库存商品,应该将库存商品转至销售成本。在制造成本法下,商品的销售成本=单位生产成本×销售数量。
例4:东方公司销售1000件结转其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10×1000),
贷:库存商品10000。
此外销售过程中还会发生销售费用,销售税金(指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等)等业务。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销售税金的结转。
3请教工业企业会计:成本结转分录
1、 采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票据)2、 生产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原材料
3、 分配工资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 计提福利费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5、 发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6、 平时车间费用借:制造费用贷:库存现金7、 月末结转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8、 结转完工产品
借:生产成本
贷:库存商品9、 销售商品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 结转销售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11、 计交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4库存商品什么时候结转为销售成本
根据会计配比原则,确认销售收入的同时,将库存商品结转为销售成本
(一)配比原则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这一原则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的。当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这样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即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即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二)收入的确认原则
企业收入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不同收入来源的特征有所不同,其收入确认条件也往往存在差别,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一般而言,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工业企业月末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相关成本的会计分录为:
1、直接材料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直接人工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3、制造费用结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4、结转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工业企业会计结转销售成本的依据是什么
2结转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简单地说,销售过程的业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收入的增加,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二是库存商品的减少,即结转已经销售商品的生产成本。此处结转初学者在理解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同学编制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问题主要出在知识的前后衔接上,生产成本已结转至库存商品中去了,这样处理犯了重复结转的错误。
销售的是库存商品,应该将库存商品转至销售成本。在制造成本法下,商品的销售成本=单位生产成本×销售数量。
例4:东方公司销售1000件结转其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10×1000),
贷:库存商品10000。
此外销售过程中还会发生销售费用,销售税金(指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等)等业务。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销售税金的结转。
3请教工业企业会计:成本结转分录
1、 采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票据)2、 生产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原材料
3、 分配工资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 计提福利费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5、 发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6、 平时车间费用借:制造费用贷:库存现金7、 月末结转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8、 结转完工产品
借:生产成本
贷:库存商品9、 销售商品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 结转销售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11、 计交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4库存商品什么时候结转为销售成本
根据会计配比原则,确认销售收入的同时,将库存商品结转为销售成本
(一)配比原则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这一原则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的。当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这样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即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即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二)收入的确认原则
企业收入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不同收入来源的特征有所不同,其收入确认条件也往往存在差别,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一般而言,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北京海淀区纳税申报培训北京海淀区会计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