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多彩的华夏之音教学设计
教师招聘考试:《多彩的华夏之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聆听歌曲,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民歌的地域风格和基本情绪。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小组合作,能够提高鉴赏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完整地演唱其中一首民歌,并能够了解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不同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有感情、完整地演唱其中一首民歌。
【难点】
能够了解传统民歌与新民歌的不同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是谁演唱的?
(阿宝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再次提问学生,这首歌曲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陕北民歌)
3.顺势,引入新课《多彩的华夏之音》。
(二)感知歌曲
1.提问学生对民歌的了解有多少?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提问学生民歌的体裁分类及其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民歌按照体裁可分为山歌、号子以及小调;山歌的特点是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号子的特点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不同的劳动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主要的分类有搬运号子、挑担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小调一般是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曲小曲,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的特点。)
(三)探究学习
1.聆听《槐花几时开》提问学生,这首歌曲来自什么地方,它的体裁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槐花几时开》是一首四川宜宾山歌,它实际上是一种情歌,它的歌词只有四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想象。歌曲采用五声羽调式,曲调是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首句是远景,充满了开阔、俊逸的气势;第二句一下子拉近,虽只写“手”,但一个“望”字,勾活了“人”的神情和心态;第三句把主人公和为深化主题而设定的一个人物“娘”推到面前,是转折之句,也是铺垫之笔;末句以朦胧手法点题,又一个“望”和“几时开”,道尽了“女儿”的思念之情,表面平淡、含蓄,内心火热、急迫。表现出四川人机敏、幽默的一个活生生的写照。衬词“啥”“啥子”体现了四川方言的特点。节奏自由,旋律优美流畅,朗朗上口。)
2.请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聆听《猜花》与《对花》,并思考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风格的差异。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猜花》是辽宁长海的一首民间小调,唱词是七言四句,前两句问,后两句答。第三句之后有一段衬词:“蹦啊,跳啊,花了一朵金线嘀流嘎啦梅花落呀依儿呀,”给优美流畅的旋律增添了诙谐俏皮的感觉。节奏和音调的特征,促使这首短歌情绪欢快、旋律流畅、易记易唱。《对花》是广东中山的“咸水歌”。中山咸水歌一般采用男女对歌的形式,歌词为上下句结构,每句字数较自由,同节同韵。有些问句方式,具有本地特点的是对歌者相互之间的称为和旋律进行,如“妹好啊咧”和“好妹啊啰嗬哎”两个衬句,大大增加了它的特殊的地方色彩。南方的小调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抒情、柔婉的趣味,这与江边人的生活方式、性格、气质有一定的关系。北方小调是欢快、热烈的音乐风格。)
3.带领学生学唱北方小调《猜花》,进一步感受小调的特点。
(四)巩固提升
1.请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学唱经过加工之后的民歌《龙船调》,并加入舞蹈动作。
2.请学生上台展示,教师做出评价。
(五)小结作业
1.通过这节对民歌的鉴赏,学生了解到了各民族的民歌有各自的特色。民歌的音乐风格表现在歌词、衬词、曲调、节奏、结构、调式等,风格的形成受语言、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等影响。我国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我们要热爱它、继承它。
2.请学生回家之后欣赏民乐《梅花三弄》。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盐城亭湖区健康管理师培训盐城亭湖区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