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基于书法自信,书法应成必修课
“勤学上进,追求卓越”“锤炼意志,砥砺坚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小学生的寄语。近日,这些寄语变成一幅幅书法作品,张贴在*的中小学校。*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就是书写者之*。写书法近60年,孙晓云谦虚地说:"实际上只做了一件还没有做好的事——传统经典书法的承传。"其实,她一直身体力行地在做。值得一提的是,她是*书画界一位连续三届党代表。
用小楷写“四书五经”,三年写了7万字
头上有神明,脚下有底线,胸中有正气,手里有活干,这里的"活",就是书法。熟悉孙晓云的人都知道,她对书法的热爱与生俱来。
"我的初心,就是对传统书法的热爱,那种热爱似乎就长在我的身上。"孙晓云坦言,她的每一段努力,每往前走一步,都是靠的这种初心,所做的一切更是围绕这个初心:将自己的爱好兴趣和*文化的传承、*传统书法的传承发展融合在一起。
从《道德经》到《大学》《中庸》,从《论语》到《孟子》,孙晓云之前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把"四书五经"等文化经典一笔一画用小楷写出来。
如今,这一"小目标"实现了。她的《*国学德育经典·四书合辑》近日出版。全套书用小楷抄录,原大印刷,近7万字。为了原汁原味、古色古香,全书是写在专门设计印刷的老式信笺上的,包括书中的句读,也是孙晓云用毛笔一点点圈上去的。
"我花了三年时间,很少逛街,很少在外面吃饭,很少参加无关紧要的活动,一有时间就静下心来做这件事情。"在孙晓云看来,这是一个"工程",不是下了决心就能一口气做完的,它*一笔一画地写,十分费工夫。
文化自信基于书法自信,书法应成必修课
作为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连续三届党代表,孙晓云在*书画界是一位。
"能参加党的十九大,觉得很荣幸;作为三届党代表,更感觉责任重大。"孙晓云说,作为文化大省,过去五年江苏的文化发展有目共睹。而她较关注的是文化自信。
总书记在2016年的"七一"讲话中,强调要不忘初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这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书法是*文化的根。所以,文化自信就是从书法自信开始。"孙晓云认为,汉字始终是*民族文化较基础、较根本的载体,*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就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
在孙晓云看来,*书法和文学经典都是*文化核心之核心,长期以来,由于文字与书写断裂,造成书法作为国民基本文化素质的缺失,对汉字整体认识的缺失,继而造成了对*文字以及文化发展的断层。她认为,书法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标杆,不是去探讨该不该继承,而是应该坚定不移地继承,"书法不是少数人的艺术,而应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身体力行推广*传统书法
这几年春节前,孙晓云会去街道社区慰问,居民们抢着要她写的"福"字,光今年就写了1000个,一直写到正月十五……
"书法家要有社会责任心和书法责任心,要在传承文化的前提下,为更多的人服务。"孙晓云表示,文化自信,要从具体的事情上做起。比如,她写《四书》,就是想用自己的行动,让大家感觉到书法还那么美、那么精致,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手中。
她坦言,真正喜欢书法的人还是很多的,只是需要一种氛围、一种形式,把大家凝聚起来。毕竟,*字是*人血液和骨髓里都有的东西,是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的基因。一旦重视起来、加以引导,就能够把大家身上*民族的基因激发起来。"每当看到一年比一年多的人喜欢传统书法,每当签名售书时看到排列长长的队伍,我真的感到很欣慰。这欣慰不仅仅出于大家对我的肯定,更是为*传统书法的魅力所打动。"
孙晓云一直钟情于走传统书法的路子。近年举办的展览,分别题为"书法有法""请循其本""不忘初心"等,即体现了这一点。
她写的理论专著《书法有法》先后22次再版,还出了日文版、韩文版等。"从2003年起到现在,我用毛笔签名售书将近30次,每次都签到全部售空。较多的一次签了1500本,用了5个小时。"她说,由于连续重复相同动作,右臂肩肘肌腱损伤,至今尚未痊愈。但很高兴,感觉就像自己烧了一大桌菜,大家都抢着吃得精光,我再累也是开心的。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广州秦汉胡同国学书院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