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应试”思维糟践了唐诗宋词
普通高中新课标公布,古诗文背诵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传统文化教育加码,赞同者颇多,但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头大”——古诗文背起来劳神费力,高考却只考寥寥几句,“性价比”太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和朗读一样,背诵是学习的基本方法之*。背诵一些古诗文代表作,从来都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童子功”。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在这些千古名篇之中,蕴藏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家国情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哲思、“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汉字之美……从小学习背诵这些名篇,如同与古圣先贤对话,体悟其中的*式价值观与审美。由此形成的人文素养好比源头活水,滋润着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数学家苏步青一生与诗结缘,他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腹有诗书气自华,绝非虚言。
其实,相比灿如星河的经典,我们的课程设置中安排系统学习特别是背诵的篇目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常有人调侃,赏月吟诗,一拍脑袋就只会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久前,《*诗词大会》等节目备受推崇,“铜雀台”是谁修的,“谢公屐”的“谢公”是谁,“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看”怎么读……类似“日用而不知”的知识,选手们对答如流、惊艳四座。可从大多数观众的讶异叹服也可以看出,更多人还是“腹中空空”。
一旦脱离了学生身份,放下课本,便不记得几句诗、几阕词,对其背后的故事更是不知所以。这些年,传统文化升温,市场上各种经典班、国学班扎堆涌现,不少家长大有要把自家孩子培养成下一个“诗词达人”的架势,面对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调整课标不失为应时之举。
对传统文化有热情,可为何一说“背诵加量”,很多人却又不乐意了?根本上还是“应试”思维作祟。毋庸讳言,在不少课堂上,“考什么就教什么”“用较小的投入,拿到较高的分数”被奉为圭臬,语文基础教育硬是被搞成了“技术教育”。当分数禁锢住了诗心,背与不背也就成了划不划算的买卖。这样的逻辑之下,“大漠孤烟塞北”“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情画意,也就被分解成了一个个得分点。“诗者,吟咏情性也”,一旦韵味被破坏,古诗文也就变成了一堆佶屈聱牙的文字。很多学生陷入了“死记硬背,背了又忘”的怪圈,对背诵产生逆反情绪,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化源远流长,锦绣华章如云,对*人来说,这是一种幸运。一位诗词大会的参赛者说,热爱古诗词,只因其中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这种感觉”。背诵一些经典篇目,领略其中的雅韵隽永,这与人生有关,与考试无关。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上海秦汉胡同国学书院普陀长寿路分院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