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学习资讯
错账与假账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原始凭*是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较原始记录,有来自于经济主体外的原始凭*和来自于企业内部的自制原始凭*。账务处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差错,从而造成对外公布的报表数据失真。当差错,尤其是重大差错是由财务会计报表决定者主观故意造成,则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就形成了。接下来小编就告诉你会计做错账有什么后果。
错账谁都有可能发生,错账与假账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错账是客观的,即不是主观要错误,可能是理解问题,也可能是资料归集问题,这种情况只要改正就可以了,会计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是假账,同时企业或个人得到好处,如漏税、贪污等,等于是犯法,如果受人指使,指使人承担主要责任,会计承担次要责任。
只要遵纪守法,认证工作,没有什么风险。
会计做错账有什么后果
2会计更改错账方法
1、划线更正法。是指用划线来更正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应于记账后结账前,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记账凭*无错误,既纯属笔误造成登账时文字或数字出现的错误,应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 具体做法是,先将错误的文字或数字全部用红线予以划销;然后在划线上方用蓝字填写正确的记录;更正后经办人应在划线的一端盖章以明确责任。划线更正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划线时,如果是文字错误,可只划错误部分,如果是数字错误,应将全部数字划销不得只划错误数字。划线时*注意使原来的错误字迹仍可辨认。
2、红字冲销法。红字更正法是用红字冲销或冲减原记录数,以更正或调整账簿差错记录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应于记账后发现由于记账凭*错误而导致记账错误的情况。红字记录表示对原记录的冲减。
3会计做假账有哪些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直接危害了会计工作的生命力。经济界的有识之士认为这一问题已经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高度重视。1995年他亲自主持制定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约法三章”,1996年财政部又印发了《关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通知,但虚假会计信息问题始终得不到扼制,*深刻认识,找出根治的良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1、 法制观念薄弱
一些单位领导人不懂法,也不学习法律知识,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指使甚至强令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做假帐,编制假报表;有的则不顾会计人员的反对,强行办理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
2、 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阻碍了会计监督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应当对会计信息失真负有责任,因为《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会计人员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其工资、住房等经济生活命脉掌握在单位领导人手中,会计人员只有唯命是从,否则会遭受排挤、打击报复。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处于“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困难境地。扰乱了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
4会计做假账,后果很严重吗
根据*会计法(1999年)
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修正)
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错账谁都有可能发生,错账与假账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错账是客观的,即不是主观要错误,可能是理解问题,也可能是资料归集问题,这种情况只要改正就可以了,会计不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是假账,同时企业或个人得到好处,如漏税、贪污等,等于是犯法,如果受人指使,指使人承担主要责任,会计承担次要责任。
只要遵纪守法,认证工作,没有什么风险。
会计做错账有什么后果
2会计更改错账方法
1、划线更正法。是指用划线来更正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应于记账后结账前,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记账凭*无错误,既纯属笔误造成登账时文字或数字出现的错误,应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 具体做法是,先将错误的文字或数字全部用红线予以划销;然后在划线上方用蓝字填写正确的记录;更正后经办人应在划线的一端盖章以明确责任。划线更正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划线时,如果是文字错误,可只划错误部分,如果是数字错误,应将全部数字划销不得只划错误数字。划线时*注意使原来的错误字迹仍可辨认。
2、红字冲销法。红字更正法是用红字冲销或冲减原记录数,以更正或调整账簿差错记录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应于记账后发现由于记账凭*错误而导致记账错误的情况。红字记录表示对原记录的冲减。
3会计做假账有哪些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直接危害了会计工作的生命力。经济界的有识之士认为这一问题已经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高度重视。1995年他亲自主持制定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约法三章”,1996年财政部又印发了《关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通知,但虚假会计信息问题始终得不到扼制,*深刻认识,找出根治的良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1、 法制观念薄弱
一些单位领导人不懂法,也不学习法律知识,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指使甚至强令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做假帐,编制假报表;有的则不顾会计人员的反对,强行办理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
2、 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阻碍了会计监督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应当对会计信息失真负有责任,因为《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会计人员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其工资、住房等经济生活命脉掌握在单位领导人手中,会计人员只有唯命是从,否则会遭受排挤、打击报复。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处于“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困难境地。扰乱了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
4会计做假账,后果很严重吗
根据*会计法(1999年)
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修正)
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重庆巴南区中级会计职称培训重庆巴南区出纳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