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998-6158

点击此处免费预约试听课程»

常见问题
学习资讯
学习资讯

卫生法规考试资料:如何正确区分及预防医疗事故执业医师

卫生法规考试资料:如何正确区分及预防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首先要掌握医疗事故包括的构成要件,其次要了解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各种情形以及其分级。


1.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有以上情形之*的,皆不属于医疗事故。


3.医疗事故分级:


(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由重到轻,将医疗事故分为以上四个等级。现在大家可以正确区分了医疗事故,那医疗事故又应该如何预防呢?


4.医疗事故预防:医疗事故的预防包括一般预防和病历资料的填写与报告两大类:


(1)一般预防


①依法执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②加强培训: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③严格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④及时沟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⑤制定预案: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2)病历资料的填写与报告


①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②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③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设立了与医疗事故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我们需严格遵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学校联系方式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广元执业药师培训广元执业医师培训广元利州区执业药师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