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德育规律知识点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德育规律知识点梳理
在事业单位D类教师招聘考试中,德育规律知识点,经常是单选题、辨析题和案例分析题容易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对于简单的题目考生一般都能做对,但是遇到一些难题,特别是一些主观题,考生还是不容易得gao分。因此,现对常考德育规律知识点做梳理,辅助记忆口诀,便于考生明确其重点,更好的做题得gao分。
德育规律知识点详解如下:
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什么?容易考查单选题)
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容易考查单选题)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1)要注意全面性(统一性)
(2)要注意多端性(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培养具有多种开端:容易考查辨析题)
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
但是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较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由于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为每一具体过程的多种开端提供了可能性。
②学生在思想水平的形成过程中,其知、情、意、行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也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多端性的规律,或以一个为主,辅之以其他要素,或有多种起点,较终有的放矢地使受教育者在知、情、意、行各方面都得到均衡的发展。
辨析题示例:俗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一定应该遵循知情意行的顺序来施加德育影响。
以上说法就是错误的,违背了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活动和交往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转化与发展,便推动了德育过程的进展,推动了青少年学生品德的成长。
教育者提出的品德要求比较高,学生现有的品德水平比较低,这样就形成了学生品德的内部矛盾,并且需要促进学生积极转化。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个体品德的发展与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个体品德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会经历一个迂回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过程。
案例分析题考查方式:以上德育过程的四个规律,在案例分析题中容易考查分析评估型的题目,一般会在案例材料后面提问:结合德育理论,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或者做法。考生答题时候可以结合德育规律作为理论依据,进行评价和具体分析,如果案例材料中老师的做法符合德育规律,那么做法相对比较好;如果案例材料中老师的做法违背德育规律,那么做法就不好或者不可取。
记忆口诀:长期互动,内部交往
长期:德育过程是长期性、反复性的过程
互动: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内部: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交往: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通过以上对常考德育规律知识点的梳理,辅助记忆口诀,相信各位考生应该能够对常考德育规律知识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能够正确的牢记及运用。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张家口桥西区健康管理师培训张家口桥西区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