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学习理论之行为主义
教师招聘考试:学习理论之行为主义
在各类教师招聘考试之中,教育综合知识是主要的考查科目,其中心理学部分是较为难以理解的,尤其是学习理论相关内容,那么接下来将介绍的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次革命——行为主义。对于这一块知识点我们需要能将人物、实验、理论及规律对应,更重要的是掌握每个规律的内涵。在众多考试之中,这一模块考试主要是以单选题及多选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察的是例子类的选择题。接下来我们主要是通过表格、知识详讲及练习题展开。
(一)桑代克的试误说
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
2.基本规律
①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②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③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条件反射
反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A.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
B.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B1.*一信号系统:物理性的条件刺激
B2.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
2.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2)泛化与分化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1.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有关负强化中的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3.程序教学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论
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交互作用。
2.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
(1)直接的观察学习
(2)抽象性观察学习
(3)创造性观察
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
3.强化的分类
(1)直接强化
(2)替代性强化
(3)自我强化
模拟练习
1.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公式是( )。
A.R-S B.S-R C.S-O-R D.S-R-O
2.学生一想到梅子或听别人谈起梅子就流口水,这是( )。
A.*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3.扇贝效应的强化是( )。
A.连续强化 B.间隔强化 C.正强化 D.负强化
4.某教师要求学生用业余时间完成数学与阅读作业,几周后学生只做数学而没完成阅读。于是,老师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只完成阅读。教师应用的是( )。
A.强化 B.抑制 C.分化 D.消退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行为主义作为一个心理学流派,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刺激为S,反应为R,公式即为S-R。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是先有刺激再有反应,所以公式为S-R。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为先有反应后有刺激,为R-S。新行为主义的公式为S-O-R。
2.【答案】B。解析: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反射。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可以分为*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题干中“想到”“听别人谈起”是借助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反射,所以答案为B。
3.【答案】B。解析:在固定间隔强化中,个体的行为效率呈现出扇贝形曲线的变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扇贝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他的白鼠实验中发现,如果每隔20秒就对白鼠强化一次,在这种连续程式强化后,白鼠的反应就会停顿,然后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达到高峰,说明它学会了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
4.【答案】D。解析: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题干中教师应用消退取消对完成数学作业的强化。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唐山健康管理师培训唐山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