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培训网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东莞东华高级中学诞生8名省状元级学霸

东莞东华高级中学诞生8名省状元级学霸

发布时间:2015-06-26 09:06:58  来源:52培训网  浏览:    【】【】【

1

又到一年一度学霸晒成绩单时,今年东莞学霸成绩单可以说是亮!瞎!眼!昨日,高考放榜,东莞8名学子进入了全省文理科前十名,而这8名学霸都来自东华高级中学。东莞也成为全省考生进入总分前十名人数最多的地级市。图为刘晓欣,道滘人,1996年生,东华高级中学,科别:文科,理想学校:清华大学社科类专业,爱好:读书。刘晓欣说她的数学和文综更好些,并传授给学弟学妹经验称,要不断地做题,尤其是做错的题目,要单独拿出来用各种方式突破,并加以总结,这样才能提高。

吴晓茜,莞城人1996年生,东华高级中学,科别:文科,理想学校:北大、清华社科类,爱好:看书、弹古筝、跑步,“书虫”自称“女汉子”跑步运动是强项。吴晓茜说她自己就是个“书虫”。从小到大,从未间断过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即便是高三学习很忙的关键时候,中午回到宿舍,她照样会捧着喜欢的课外书看。“我小时候看童话的书比较多,还有《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很严肃或艰涩难懂的书小时候不看的。”吴晓茜说,长大后,历史、小说、文学,各类书籍她都喜欢看,觉得能扩大知识面。


熊质琪,熊湖南人,1997年生,东华高级中学,科别:理科,理想学校: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爱好:看电视剧,爱煲国产剧,学数学凭“感觉”。她不太注重琢磨学习技巧,主要凭感觉,老师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学。所以,她也打破了一个“定律”,理科师生中间流传着一句“数学好物理肯定好”的“学校定律”,但熊质琪的物理成绩相对不是很优秀。“我也纳闷啊,怎么就打破了这个定律。”说着,她自己也笑了。离开学校,熊质琪几乎就不学习了,天天看电视剧,啥美剧英剧都不喜欢看,就喜欢大陆国产电视剧。

祝睿,长春人,1997年生,东华高级中学,科别:文科,理想学校:清华大学,爱好:唱歌、阅读,自己管学习,生活上还管着老妈。妈妈唐女士非常注重培养女儿的自信。让她学习古筝,锻炼耐性,让她去学习当主持人提升自信心。“对女儿的学习,我管得不多,其实生活中很多事都是她管着我的。”唐女士很幸福地说着,她说祝睿的性格很像男孩子,喜欢唱歌、阅读,还喜欢打电脑游戏,不过自始至终她都会给孩子足够的自由。

莫晓航,莞城人,1997年生,东华高级中学,科别:文科,理想学校:清华大学,爱好:阅读、篮球,父为清华生,子或承父“业”。莫先生记得儿子小时候就喜欢阅读,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书。小学三年级考试,他就有意识引导孩子读报纸上的副刊文学部分的内容。“我们主要是引导他,他有爱好我们会支持他,不过分干涉,慢慢培养他的独立能力。”莫先生觉得培养孩子的自律自控能力也非常重要,比如莫晓航小学有段时间喜欢打电脑游戏,他就引导孩子怎么去制定目标,形成自律的习惯。

刘浩铭,重庆人,1997年生,东华高级中学,科别:理科,理想学校:清华大学电子,爱好:书法、篮球,每天“限时训练”培养考试感觉。每天的学习内容都要经过几轮复习和巩固。就连每天睡觉前也必须将当天学习内容在脑海里“过电影”。按照他的说法,这就是多总结,将所有的知识都分门别类地归到已有的知识架构中,形成知识网络。没事就多“自我剖析”,看看自己的知识架构,哪里还有缺漏,及时补缺。

陈子豪,湖北人,1998年生,东华高级中学,科别:理科。理想学校:清华大学,物理。爱好:读书、羽毛球、乒乓球,“学霸”+“大神”自称初三突然开窍。为什么成绩会一直这么好,陈子豪想了想说,大概是因为小时候爱看科普书,接触了很多物理等自然界的知识。等到初三开始学习物理、化学时,有了突然开窍的感觉,从此一直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同学眼里,陈子豪在学校很悠闲,有很多时间可以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成绩却一直很棒。

陈金浩,潮州人,1998年生,东华高级中学,科别:文科;理想学校:北大/清华大学法学院,爱好:街舞、骑行,街舞少年,将来希望做律师(下伙伴们是不是觉得一个现实版的何以琛诞生啦)。他的父母在大朗镇经营着一家毛织企业,当年没有机会读书的父母,对他兄妹三个严加要求,一定要好好读书。如今,姐姐已经读大学。陈金浩自己也是金榜题名,妹妹也从东华初中被保送到了东华高中。


小编给大家提供教育资讯,培训问答等内容,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