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对象】
已参加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方可报名参加面试。
【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能够让学员提高教学能力,例如:活动设计能力,提升试讲能力,灵活应对答辩等考试环节。
【学习内容】
面授课程安排两天
1、试讲、答辩环节中如何能够得,活动设计和结构化问答环节的灵活应对。
2、针对人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方面的讲授
3、模拟真实考场,提高实战经验
【考试科目】
(1)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不分科目。
(2)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分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体育、音乐和美术共8个科目。
(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面试科目分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科技、历史与社会、科学共15个科目。
(4)中学教师资格面试科目分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科技、通用技术共14个科目。
【考试流程】
(1)抽题。考点工作人员登录面试测评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考生确认后,工作人员打印试题清单。
(2)备课。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准备时间20分钟。
(3)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4)试讲或演示。考生按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5)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6)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课程特色】
1、面授培训实操性更强
2、教案编写现场点评
3、模拟真实考场,提高实战经验
知识延伸
一、亚里士多德
1.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根据: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体基于“本性”的“自然运动”和在外界作用(推、拉、提、举)下违逆物体本性的“受迫运动”概念。依其本性不同,他将物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地面上的物体,其本性是“好逸恶劳”,其自然运动是静止;一类是空中物体,其本性是回到家乡——重的物体家在大地,轻的物体家在天上,其自然运动是重落轻升;一类是天体,其本性是神圣的,其自然运动就是、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物体要违逆本性做受迫运动,*须要外在作用来维持,这就是高中课本中所说的:地上的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否则它会停下来。其实,亚力士多德并没有提出科学的力的概念,他使用的是推、拉、提、举等具体的人格化的词。
二、伽利略
1.观点:物体在地面上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会沿地面一直匀速运动下去。
2.依据: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伽利略敏锐的把握到,亚里士多德关于地面物体运动错误之处是在于其没有注意摩擦的影响。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指出,地面上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摩擦;如果没摩擦等作用,地面上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伽利略为了解释物体一直运动下去的原因,提出了“惯性”的概念,并指出,基于惯性地面上的物体的“自然运动”是匀速运动。
特别提醒伽利略没有提出科学“力”的概念,他用的是摩擦。但是他一次提出了“惯性”的概念。要说明的是,伽利略所谓的地面,实际上是球面,伽利略提出的“惯性”维持的是地面上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和笛卡尔、牛顿的“惯性”概念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指出了亚里士多德的另一个错误,空中的物体并不是中重落轻升,而是下落一样快,并提出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指出所有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之所以重落轻升是因为空气的作用。
三、笛卡尔
1.观点: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2.依据: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伽利略是意大利人,笛卡尔是法国人,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家,笛卡尔是集大成的哲学家。笛卡尔了解了同时代伽利略所做的工作,他用哲学家的敏锐眼光看到了伽利略工作的伟大意义,并对伽利略的结论进行的哲学式的推广: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具有相同的本性——惯性,自然界一切物体基于惯性的“自然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笛卡尔把这一原则称为自然哲学的一定律,他认为一定律是物理学的基础。
在“惯性”概念上,笛卡尔是在伽利略基础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抛弃了“圆惯性”概念,认为惯性运动只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包括速度始终保持为零的静止状态0)。
可以说,伽利略打开了新物理学的大门,而笛卡尔开创的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也指出,笛卡尔也没有建立力的概念,笛卡尔为物理学建立了一个描述物体运动多少的守恒量——动量。
四、牛顿
1.观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依据:伽利略、笛卡尔等前人的理论基础。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欧氏几何的理论建构精神,建立起了运动定律体系——牛顿一定律,从而巩固了笛卡尔关于自然界一切物体本性和自然运动的认知,并进一步创造了科学力的概念:使物体违逆自然运动本性做变速运动的原因叫做力。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牛顿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科学的力的概念,并以第二定律的形式,定量地给出了力的大小定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但这两个定律并没有揭示力的来源于本质,为此,牛顿进一步建立了力的本性中的通用原则——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即牛顿第三定律。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大连普兰店区健康管理师培训普兰店区教师资格证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