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教师资格考试全*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考试形式为笔试和面试。
【适合人群】
1、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考生
2、记忆能力差,自学时间少的考生
3、报考中学阶段教师证学历需要达到本科以上。
【考试科目】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中学阶段考)
【课程模块】
模块精讲
全面讲解知识和易考点;并配以历年题目进行全面讲解,达到强化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从而夯实学习基础。
考前点题
根据不同阶段考情特点,强化高频考点和重难点(结合全真模拟练习,题目解析);*测考试热点。
【课程资料】
笔试报考费
考试所需教材
编写的重点笔记
海量的网上题库
核心考点速记、点题资料
【课程bao障】
1、直播课程可在授课过程中与老师互动,不受教学地点的束缚,课后还可以反复观看。
2、24小时学员问题直接对接授课老师
3、学习进度及时提醒及督促
4、专职教务老师全程跟踪教学
【考试流程】
(1)抽题。考点工作人员登录面试测评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考生确认后,工作人员打印试题清单。
(2)备课。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准备时间20分钟。
(3)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4)试讲或演示。考生按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5)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6)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知识延伸
本文将从理论概念、举例说明及常考案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阅读全文及理解预计耗时10分钟。
感知觉规律是心理学当中一个难度较高的考点,经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考察方式多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内容理论性较强,经常容易混淆。因此理解各个规律的所代表的含义成为了解决这一知识点的关键。
A.强度律:
被感知的事物,*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的清晰。
例如:人对雷鸣电闪的感知是容易的,因为它的感知强度很高;然而对于昆虫等的活动,如对蚂蚁行走的声音就难以觉察,因为它的感知强度很低。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适当地提高感知对象的强度,并要注意那些强度很弱的对象。
常考案例:放大字体、声音洪亮、抑扬顿挫等。
B.差异律:
这是针对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而言的。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对象被感知得就越不清晰。
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点红就很容易被感知。鹤立鸡群,也是属于这类情形。但是在白幕上印白字,则几乎无法辨认。
常考案例:白纸黑字。
C.对比律:
凡是两个显著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事物,就容易被清楚地感知。因此,在观察中要善于用对比的方法,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甚至还可以制造对比环境。
例如:观察的高矮对比、色彩对比等。
D.活动律:
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容易感知。所以,在观察中要善于利用活动规律,达到观察目的。
例如:魔术师用一只手做明显的动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另一只手却在耍手法以达到他的目的。
常考案例:走动、手势等。
E.组合律: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组合律与知觉的整体性相关)。因此,在实际观察中,要把零散的材料或事物,按空间接近、时间连续、形式相同或颜色一致的形式组合起来进行观察,从而找出各自的特点。
例如:在一堆乱物件中选大小相差不远,颜色相近的若干件,排列起来比较,就可看出彼此的差异。
常考案例:在讲解知识时分块、知识点之间的停顿。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承德健康管理师培训承德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