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准备阶段:教材预习,梳理知识点框架。
1、了解教材变化大致比例,并用一周的时间来了解预习;
2、结合模拟试题、教材解析视频以及教材变化对比等内容,了解新教材的变化点和重要知识点。
3、提前了解二级建造师近3年题目分值分布,掌握重要章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二、二级建造师基础阶段:夯实基础,稳扎稳打。
1、全面熟悉新教材,多做笔记及习题练习;
2、基础要打牢,不要眼高手低,厚此薄彼;
3、对于模棱两可的习题一定要多做几遍,并认真研究答案解析;
4、教材对比,熟悉章节考点;
三、二级建造师强化阶段:全面复习,解决易错点。
1、巩固考点,强化难点,梳理模糊考点加以强化;
2、习题巩固练习,找出自己的弱点和易错点;
四、二级建造师冲刺阶段:提升阶段要学会举一反三。
强化解题思路,巩固实务,做到同类型大题要能够融会贯通,争取大题不丢分。
五、二级建造师临考阶段:冲刺阶段,把握出题方向和解题规律。
在冲刺阶段,考生要多研究历年题目,并做大量的模拟试卷,将精华考点资料掌握透彻。
知识延伸
二级建造师可能考知识点: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
一、监控量测的目的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二、量测内容与方法
1.必测项目:
洞内、外观察:现场观测、地质罗盘等。
周边位移:各种类型收敛计、全站仪。
拱顶下沉: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等。
地表下沉: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铟钢尺等。
2.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安设锚杆后,应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当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位于Ⅳ~Ⅵ级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三、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1.应及时对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时态曲线(或散点图)和空间关系曲线。
2.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3.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4.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
(2)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相对位移量的 以上。
对浅埋、软弱、高地应力围岩等特殊地段应视现场情况确定。
四、竣工文件中应包括的量测资料
1.现场监控量测计划。
2.实际测点布置图。
3.围岩和支护的位移—时间曲线图、空间关系曲线图以及量测记录汇总表。
4.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
5.现场监控量测说明。
精选习题
1.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不包括( )
A.掌握围岩和支护的静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B.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C.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D.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2.隧道量测计划的编制依据不包括( )
A.隧道的围岩条件
B.支护类型和参数
C.施工方法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
D.隧道的长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量测计划应根据隧道的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进行编制。同时应考虑量测费用,并注意与施工的进程相适应。
3.隧道现场监控量测中,地表下沉量测使用的工具是( )
A.支柱压力计
B.各种类型压力盒
C.应力计
D.水准仪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地表下沉的方法及工具为水准仪、铟钢尺。
4.隧道周边位移的测量仪器一般采用( )
A.收敛计
B.测缝计
C.水平仪
D.声波仪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周边位移测量工具是各种类型收敛计。
5.隧道监控量测时,测点应距开挖面( )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增加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
A.1m
B.2m
C.3m
D.4m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测点应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增加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柳州二级建造师培训柳州城中区二建培训柳州鱼峰区二建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