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教师资格考试全*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考试形式为笔试和面试。
【适合人群】
1、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考生
2、记忆能力差,自学时间少的考生
3、报考中学阶段教师证学历需要达到本科以上。
【考试科目】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中学阶段考)
【课程模块】
模块精讲
全面讲解知识和易考点;并配以历年题目进行全面讲解,达到强化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从而夯实学习基础。
考前点题
根据不同阶段考情特点,强化高频考点和重难点(结合全真模拟练习,题目解析);*测考试热点。
【课程资料】
笔试报考费
考试所需教材
编写的重点笔记
海量的网上题库
核心考点速记、点题资料
【课程bao障】
1、直播课程可在授课过程中与老师互动,不受教学地点的束缚,课后还可以反复观看。
2、24小时学员问题直接对接授课老师
3、学习进度及时提醒及督促
4、专职教务老师全程跟踪教学
【考试流程】
(1)抽题。考点工作人员登录面试测评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考生确认后,工作人员打印试题清单。
(2)备课。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准备时间20分钟。
(3)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4)试讲或演示。考生按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5)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6)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知识延伸
皮亚杰称自己的大体理论框架为“发生认识论”,因为他的主要兴趣在于“认识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具体说来,就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展和结构。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生物发展的扩展,其中,智力发展控制着情绪、社会性以及道德发展。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源于其动作或行为,智力的发展是个体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认知结构不断形成和更新的结果。
1.心理发展结构和过程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个过程并非是单向的,在客体作用于主体的同时,儿童作为主体也在主动认识并适应客体,皮亚杰把这个双向的认识过程称为建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这四个概念来解释儿童的建构过程。
(1)图式
图式是一个人用来对付环境中的情境时所运用的心理结构和思想模式,是主体动作的认知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它先来自先天的遗传,后与环境相互作用,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逐渐丰富起来。随着个体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图式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
例如:吮吸反射就体现了一种先天的反射图式。在刚出生的时候,婴儿通常不加分辨地吮吸塞到他嘴里任何东西——乳头、手指。在出生后不久,伴随着吸奶时妈妈的形象、味道等,婴儿学会了区分对于何种刺激物运用吮吸,何种刺激物不运用吮吸图式。
(2)同化
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有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简单来讲,就是使用当前图式解释外部世界。
例如:儿童认为会飞有翅膀的都是鸟,看到飞机,就认为也是鸟。
(3)顺应
当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需建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简单来讲就是调整原有的动作或认知图式以适应外部世界。
例如:妈妈告诉儿童:“飞机不是鸟,鸟*须有生命会呼吸。”儿童就在头脑中重新修正了关于鸟的认知。
(4)平衡
平衡是指个体内部图式与外部环境的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在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不停的遇到外来刺激,通过同化和顺应机制,机体的图式从相对较低水平的平衡,到该平衡被打破,发展到相对较高水平平衡的建立,个体的心理水平也相应的到达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说,某一水平的平衡是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个体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就是沿着“平衡—不平衡—更高水平的平衡—更高水平的不平衡……”这一模式不断发展的。平衡不是一种静止、固定的状态,而是一个持续地调节行为的动态过程。
例如:儿童认为会飞的都是鸟,妈妈说飞机却不是鸟,此时儿童就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2.【小试牛刀】
从两位数乘法到三位数乘法的学习,是认知结构的( )。
A.顺应 B.同化
C.平衡 D.适应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永州健康管理师培训永州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