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为推进我省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健康管理师队伍建设,我院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bao障厅领导下顺利组织3次三级健康管理师试点考试后(通*达 ),将于2013年6月29日在广东南大职业培训学院举办二级健康管理师试点培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考试形式】
二级健康管理师考试分为理论部分、技能部分和综合评审部分,理论部分:理论知识,一百分制,采用闭卷笔试;技能部分:测血压、血糖、身高、体重、腰围和实操教案等技能操作考试;综合评审部分: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论文在笔试前一个月就要提交,理论、技能和论文都及格通过后,即可参加后的论文答辩,顺利通过后可获得全*通用、认证的《健康管理师》二级(技师级)证书。
【报考条件】
二级(技师级)健康管理师(满足下列条件*一者):
(1) 取得健康管理师三级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2)具有医药卫生专业本科学历证书,取得健康管理师三级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3) 取得医药卫生专业中级及以上**任职资格;
(4)具有医药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
【课程内容(7天)】
1. 技能操作:测血压、血糖、身高、体重、腰围等技能,查表方法()
2. 健康风险评估()
3. 统计学相关知识()
4. 论文的选题、课题设计以及答辩技巧(两天)
5. PPT制作以及演讲技巧()
6. 总复习()
【健康管理师职业意义】
健康管理师是新增职业,可以从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机构、社区健康管理、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维护等相关工作。
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培养和造就健康管理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bao障部教育培训中心与北京世健联健商医学研究院共同推出健康管理师岗位能力培训课程。
健康管理师培训项目由北京世健联健商医学研究院负责推广,培训课程采取面授培训+软件支持+网站服务相结合的特有培训模式。学员学完规定课程参加考试的合格者,颁发人力资源和社会bao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健康管理师岗位能力证书。
健康管理师是负责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健康管理师是2005年10月劳动和社会bao障部第四批正式发布的11个新职业*一。
知识延伸
1、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Z):是通过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
2、 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
3、 不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4、 基本策略六种方式(Z):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一、 生活方式管理
(一)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Z):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是通过健康促进技术,来保护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改善健康。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适度饮酒、精神压力等是目前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二)生活方式管理特点(S):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3、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三)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4种(L):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二、 需求管理
(一)需求管理概念(S):是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包括自我保健服务和人群就诊分流服务,帮助人们更好使用医疗服务和管理自己的小病。
(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4种(L):1、患病率;2、感知到的需要;3、患者偏好;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三)需求*测的主要方法(L):1、以问卷为基础的健康评估;2、以医疗卫生花费为基础的评估。
(四)需求管理方法:24小时电话就诊分流服务、转诊服务、基于互联网的卫生数据库、健康课堂、服务预约等。
三、 疾病管理
(一)疾病管理概念(Z):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患者沟通的系统,它强调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疾病管理支撑医患关系和保健计划,强调运用循证医学和增强个人能力的策略来预防疾病的恶化,它以持续性的改善个体或群体健康为基准来评估临床、人文和经济方面的效果。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患者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测和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二)疾病管理特点(Z):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2、关注个体和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四、 灾难性病伤管理
的灾难性病伤管理项目的特征(L):1、转诊及时。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4、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5、尽可能使患者及家属满意。
五、 残疾管理
(一)残疾管理的目的(L):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代价。
(二)造成残疾的愿意(L):造成残疾时间长短不同的原因包括医学因素和非医学因素。
1、 医学因素:残疾或损伤的严重程度;个人选择的治疗方案;康复过程;疾病或损伤的发现和治疗时期(早、中、晚);接受有效治疗的容易程度;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年龄影响治愈和康复需要的时间,也影响返回工作的可能性(年龄大的时间更长);并发症的存在,依赖于疾病或损伤的性质;药物效应,特别是副作用(如镇静)。
2、 非医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伤残者与同事、主管之间的关系;工作压力;工作任务的不满意程度;工作*策和程序;及时报告和管理受伤、事故、旷工和残疾的情况;诉讼;心理因素包括压抑和紧张;信息通道流畅性。
(三)残疾管理的具体目标(L):防止残疾恶化;注重功能性能力恢复;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与患者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要实行循环管理。
六、 综合人群健康管理
(一)综合人群健康管理:协调不同健康管理策略来对个体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和福利管理。
(二)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因素: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
(三)综合人群健康管理方法(S):包括一级、二级、三级预防。
(四)三级预防(Z):一级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预防其发生。二级指在疾病发展前对疾病早期诊断检测,问卷、筛查;三级指在疾病发生后预防其发展和蔓延,减少疼痛和伤害。大多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长沙天心区健康管理师培训长沙天心区教师资格证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