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课程指导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为全*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考试形式为笔试和面试。
【适合人群】
1、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考生
2、记忆能力差,自学时间少的考生
3、报考小学阶段教师证学历需要达到本科以上。
【考试科目】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中学阶段考)
【课程模块】
模块精讲
全面讲解知识和易考点;并配以历年题目进行全面讲解,达到强化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从而夯实学习基础。
考前点题
根据不同阶段考情特点,强化高频考点和重难点(结合全真模拟练习,题目解析);*测考试热点。
【课程资料】
笔试报考费
考试所需教材
编写的重点笔记
海量的网上题库
核心考点速记、点题资料
【课程bao障】
1、直播课程可在授课过程中与老师互动,不受教学地点的束缚,课后还可以反复观看。
2、24小时学员问题直接对接授课老师
3、学习进度及时提醒及督促
4、专职教务老师全程跟踪教学
【教学目标】
基础精讲
全面讲解知识和易考点;并配以历年题目进行全面讲解,达到强化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从而夯实学习基础。
习题考试
针对考试模块知识点分章节、分题型进行全真模拟练习,全面巩固强化,提高解题技巧。
高频考点
分模块进行知识点串讲,高频考点、重难点、易错点各个突破,从而巩固学习基础。
考前点题
根据不同阶段考情特点,强化高频考点和重难点(结合全真模拟练习,题目解析);*测考试热点。
知识延伸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3.能够区分横波和纵波的特点以及岩石圈和软流层的范围。
【过程与方法】
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建立从宏观和微观、从整体和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确立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难点】
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景设置导入。教师介绍科幻小说《地心游记》的主要内容。那么同学觉得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呢?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书上内容,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地震波是什么?类型有几种?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积极探究
【教师总结】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2.教师PPT展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片,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1)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过几次明显的变化?发生明显变化的位置名称什么?
(2)描述地震波变化后的状态,并分析其原因?
【教师总结】从地球内部的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2次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其中一次发生明显变化是在地下33千米处,这个不连续面为莫霍界面。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增加。第二次发生明显变化发生在地下2900千米处,这个不连续面为古登堡界面。而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所以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在2900千米以下可能液体。
【课堂活动】随着我们地球内部圈层认识的不断深入,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地球内部分为几个圈层?各层的范围物质组成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总结】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重庆江北区健康管理师培训重庆江北区教师资格证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