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教师资格考试全*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考试形式为笔试和面试。
【适合人群】
1、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考生
2、记忆能力差,自学时间少的考生
3、报考中学阶段教师证学历需要达到本科以上。
【考试科目】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中学阶段考)
【课程模块】
模块精讲
全面讲解知识和易考点;并配以历年题目进行全面讲解,达到强化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从而夯实学习基础。
考前点题
根据不同阶段考情特点,强化高频考点和重难点(结合全真模拟练习,题目解析);*测考试热点。
【课程资料】
笔试报考费
考试所需教材
编写的重点笔记
海量的网上题库
核心考点速记、点题资料
【课程bao障】
1、直播课程可在授课过程中与老师互动,不受教学地点的束缚,课后还可以反复观看。
2、24小时学员问题直接对接授课老师
3、学习进度及时提醒及督促
4、专职教务老师全程跟踪教学
【考试流程】
(1)抽题。考点工作人员登录面试测评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考生确认后,工作人员打印试题清单。
(2)备课。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准备时间20分钟。
(3)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4)试讲或演示。考生按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5)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6)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知识延伸
本节课是通过理论与实验的方式相结合探究分子的性质,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并学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性质,通过实验的方式分别探究了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且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的。并且结合生活中的日常现象,说明了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获取更多教师考试资料)
在进行试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情况:
(1)在试讲的导入部分,往往会出现导入设计的内容与课题之间缺乏高度的关联性。导入部分是一堂课的开端,是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导入设计不仅要与课题密切相关,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才能够积极思考进入接下来的学习情境。
(2)对于学生的提问方式单一导致其他同学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启发学生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互动、提问等方式,仅仅有一对一单一的提问模式,不仅学生参与度不高,整体的课堂气氛也很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因此,提问要注重内容具体化、方式多元化。
(3)通常没有对现象进行分析即得出结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进行实验探究重要的一步,在进行试讲过程中要遵循“现象→分析→结论”这一思路。
(4)在试讲过程中,往往不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是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知识的掌握过于死板,因此,要尽量多运用生活事例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拉进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学生才能够做到真正的活学活用。(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获取更多教师考试资料)
(5)在巩固部分通常会误认为是本节课的小结。但其实是对于本节课知识提升拓展的重要环节,不可搞题海战术,尽量将基础、变式、综合类应用题目相结合,突出梯度教学,也可结合科学前沿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总之,在进行试讲过程时,要在宏观上把握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在微观上注意细节处理的灵活性。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重庆江北区健康管理师培训重庆江北区教师资格证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