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是专门从事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bao障部新公布的新职业。
为推进我省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健康管理师队伍建设,我院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bao障厅领导下,顺利组织了三次广东省健康管理师(三级)试点考试,平均通*达 ,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为满足广大学友们技能提升、学习考证需要,学院决定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校区举办新一期的健康管理师周日学习班(学院有住宿提供),现开始接受报名。
【报考条件】
健康管理师要求具有健康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大专学历及从事健康相关工作5年以上,并取得健康管理师证书者。医学、营养、心理等健康领域特殊贡献者,在级别申报时可适当放宽,不同级别的学员需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报名提交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1份
2.学历证复印件1份
3.大一寸白底彩照5张
【工作方向】
1、传统机构:
(1)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中心;
(2)街道、乡村行政管理部门;
(3)企业、学校及事业单位卫生医疗机构;
(4)老年人服务机构;
(5)健康教育所及有关机构;
(6)健康类产品公司和其它保健品公司;
(7)保险公司等。
2、新兴行业:
(1)健康管理公司;(2)医院的体检中心;(3)健康咨询中心;(4)康体中心、健康养生会所、俱乐部等。
3、自己创业:私人健康顾问、私人保健医生、私人健康管理师、社区健康管理工作室等。
【证书】
学员完成规定的培训课程,并经鉴*合格者,可取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bao障部统一印制和按规定核发的证书,该证书为终身有效之证书,是持有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员工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工作、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知识延伸
易考点4:实验判断
1.血液学检验:血液细胞部分的常规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止血功能、血型鉴*和交叉配血试验等。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尿液粪便、胃液、脑脊液、胆汁等排泄物,分泌物。
3.生化学检验:三大产能营养素的代谢和衍生物检测、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检验、临床酶学检验、激素和内分泌的检验、药物毒物浓度的检测、肝肾功能检测。
4.免疫学检验: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
肝癌标记物:甲胎蛋白(AFP)
前列腺癌标记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5.病原学检验: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查、性传播性疾病病原体检查,细菌耐药性检查等
易考点5:医学影像检查
医学影像检查包括:X线检查、超声成像、CT成像和磁共振(MRI)成像(4种)
1.X线成像
原理: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呈现的密度差异;高密度、高厚度组织成白色,低密度、低厚度组织则呈黑色;
技术分类:一般性透视、拍片、造影检查(造影剂)、数字X线成像(D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疾病X图像表现。
选: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2.CT检查
原理:X线束穿过人体特定层面进行扫描,计算机处理后重建图像(不宜检查四肢小关节);关键技术点:分辨率。扫描野越小,矩阵数越多,层厚越薄,其分辨率越高;(优点:分辨率比X光高,除了反应形态还能检查组织密度变化。缺点:不宜检查四肢小关节,难以显示空腔黏膜变化,强化用造影剂有不良反应)
技术分类:平扫、CT造影强化扫描(*碘剂造影剂)、螺旋CT、CT血管造影、TC仿真内镜检查、定量CT检查、多层CT扫描。
3.超声成像
超声:振动频率在20000次/秒(Hz,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
成像:利用固定赫兹频率声波物的理特征与人体组织声学特性的相互作用,获取信息进行处理成像来诊断疾病,使用较多的是多普勒超声。
主要用途:
(1)检查脏体的大小形态物理特征;
(2)2.判断病变部位的特性;
(3)检测积液或血管的结构、功能,血液流动情况;
(4)产科检查;
(5)在其引导下可进行穿刺活检或药物注射治疗。
人体组织可以分为:无回声型、低回声型、强回声型、含气型;
种类:A型,B型,M型,D型
4.磁共振
原理:利用人体氢原子核在恒定均匀磁场中受射频脉冲激动后共振,经计算机处理成人体断面图像,分平扫和强化扫描(引入造影剂Gd-DTPA)。
方法:平扫、强化扫描、MR血管成像(MRA)、MR胰胆管成像(MRCP)、功能MR成像(FMR)
优缺点:无辐射损害,精准度高;准备周期长,费用高。
5.其他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核医学检查、内镜检查等。
心电图:收集心脏发出的电信号;心脏每波动一次,心电图就会有周期性变化。
核医学检查:放射性核素诊断(放射性药物锝-99m、碘-131等)。
内镜检查:各种光学管道检查(硬式内镜、可曲式内镜、纤维内镜-呼吸系统诊疗、电子内镜)。
易考点6:药物治疗
药物: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药品。
给药途径:根据药物性质、剂型、吸收情况、给药的途径有口服、舌下含化(吸收快)、吸入、外敷、直肠给药、注射(不存在吸收问题,直接入血)等。(临床: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一)药物的不良反应
所有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
(二)药物选择原则
1.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药:轻者选择温和副作用小的口服药,严重者选择作用强起效快的静脉制剂。
2.根据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选药:以药动学和药效学的重要参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物的代谢与人的年龄、性别、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药效学:即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如新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还是抑制;对心肌收缩力或胃肠道运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对血管或支气管是扩张还是收缩等。
3.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药:不同年龄人群(老人、小孩)代谢和反应不同存在较大差异。
4.根据价格和药效选择:比较药物治疗的成本和效果。
(三)合理用药
药源性疾病是由于用药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是由滥用药物和选药不当引起,对人体功能组织造成侵害,分甲型、乙型、长期用药致病型、药后效应型。
1.甲型: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可以*测、发生率高,但是死亡率低。
2.乙型:与人体的特异体质有关,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包括变态反应。
3.长期用药致病型:长期使用药物,突然停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如可乐定突然停用血压会升高;地西泮停药出现紧张。
4.药后效应型:性激素类、某些免疫抑制剂、某些抗生素等用后导致恶性肿瘤和生殖毒性的发生,如抗生育、致畸。
(四)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耐药机制:
1.产生灭活酶使抗生素失去活性;
2.改变靶物质产生耐药性;
3.降低抗生素在菌体内的积聚。
合理用药包括合理选药和合理给药两方面。根据病情选敏感的抗生素,病情危重时根据情况选用抗菌谱较广的药物。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宜宾健康管理师培训宜宾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网站详细了解,免费咨询电话:400-998-6158